续《还要想一想》

李家同有次来新山分享,批评现时网上的文章浅薄,有时前言不对后语,立场相抵,不知所云。我想我的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是思考的过程,我想梳理的经过记录下来,才能逐渐显现结论的结构。(小四的科学应用题,什么目的、变数、预测、观察、推理、结论)

昨天报上又读到一则社会新闻,十四岁的两个华裔男生结伴离家出走。两人今年国中中一,去年应该是念预备班。念预备班的小朋友,是华小三语并重之下,搞不掂国语,会考不及格的。开学逃课,到网咖流连,也向母亲请求准许辍学以到马机店工作。母亲说平时儿子乖巧听话,现在泪眼登报求助。

我看着那两张大头照,就像是我儿子或他好同学的脸孔,他们这个年龄,相似度何其大。

母亲说原因可能是受友人怂恿,误交损友,一步一步堕落。

是否可能物必先腐烂,才引来蝇飞舞,鼠啃食?那什么时候,他们的内在开始腐坏的?

这群孩子为什么落得程度追不上,对学校没有归属感,在学校找不到快乐?很可能打从小学起,他们已经厌倦上学,找不到学习的快乐。本来欣欣向荣的小树芽越长越无生趣,大人施的肥,不合胃口,结果索性朝自己的方向长。

如果他们在现有的体制里,看不到应许的未来,眼前的玩乐是不是更能安慰身心?是不是提早领略金钱带来“自由”的魅力?那在马机店打工,可快乐地玩又可赚银子,不是很理想吗?快乐就在这里,为什么还要山长水远地埋头苦干,挨到半死还是浓雾遮路,看不到未来?

我们可以把帐算在很多人头上,教育部不专业呀、教育制度僵化呀、家长没管好呀、老师没教好呀、校长偏心呀、社会功利呀、社会险恶呀。。。等等。然而这孩子呢?一开始走偏的那刻,他本身有什么错?

核心价值。当他在学校鸭子听雷,无法跟老师沟通,课业一塌糊涂的时候,他有坚持的勇气吗?屡战屡败,势如山塌之时,坚持再努力,坚持找方法,坚持读十次二十次,查字典,鼓励自己争得一寸是一寸吗?身边的大人如何协助他?还是拿石头砸他的脚,嘴角鄙夷地笑?

我们当父母的,很多时候心疼孩子受苦,考不好了怎办?骂老师、骂制度。当然目前的教育体制实在是百病丛生,毕业的学生像罐头。对现在的学生来讲,若要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马上发生,既有的人只好边适应边抗议。不过我们有没有让孩子从中学习克服、坚持、突破、挑战自我?

有时听到儿子面对数学惯性地说:“没办法,我的数学头脑不好,题目太难了。”我是同情他,让他逃脱、或黑下脸叫他必需要再想想、或给他方法,罚他重做十次,一直到他痛苦地记住?

虽然后来他单独的时候,还是做不出来,不一定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时候这种傻劲,就是在某个机遇推动自己向前的力量。避开是简单的,不用伤神的,但会画地自限,永远呆在舒适圈里。而且不论什么技能也好,修到某个阶段,总有碰到瓶颈的时候,甚至接二连三,你要转弯或继续?有没有那种毅力?

Amy Chua文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教导孩子坚持。只是她以母老虎之势,迫使女儿带着破碎的心学会这个教训。

她所为女儿做的“选择”和成功的定义,则表现出她的伪善,十足的市侩,是为女儿朝精英阶层铺路---出淤泥而不染,把淤泥完全隔离,就保险了。

很多这种母亲,造就的就是龙应台女士教课时所遇见与社会脱离的好学生了。
















Comments

  1. 乖乖,前天星洲言论罗盛威在《东西教育模式大不同》就Amy女士在wsj.com的文章写了感想。他有句写得深刻:
    如果华人的教育方式的确那么优越,为何华人的杰出表现,大部分始终只停留在“小我”的个人成就上,而不是“大我”的文明成就上?我们的教育方式,还缺少什么?

    独善其身而已??老祖宗好像还有下句“兼善天下”,我们省略了吗?

    ReplyDelete
  2. 当一切都被框起来的时候,还有什么“大我”可言呢?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有话您说,我听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网络课和同学

原来像桃姐

巴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