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无邪的
小时候他们都是无邪的,经风吹吹、雨淋点、阳光晒晒,不知不觉就长“邪”了?
说不怕是假的。当你家里也有几个长得莫名其妙的少男少女,你读了不断重复的社会新闻,难免会害怕同样的事情降临头上,何况绘声绘影的,根本就发生在你左右。
学习成绩不好的甭说,周遭的红男绿女,对孩子的影响不容漠视。连成绩好性格开朗的,莫名其妙在面子书惹上私会党,连累了家人朋友,吞药自杀的也有。更有在网上学会赌博,小赌变大赌,跟大耳隆借上万元无法解决的---他们才不过刚上中学呀!即使念完书二十出头,也有突然在面子书上宣布失恋活不下去了,从高楼跃下,以为凄美绝响。
那些结交了男朋友,爱到要生要死,提早辍学离家割脉什么的,这些父母的心到底要被剁成多少块?何况女孩只不过刚刚十多岁,爱上了就决意放弃养育恩情,一笺短短的绝笔就一拍两散。本来是听话乖巧的女孩呢,仅仅因诸如此类的小事,挨了打骂,静悄悄地谋反,整个人消失。
矛头都指向当父母的,到底关心孩子多少?亲职沟通有效吗?听在耳里,心在淌血。
是的,亲职沟通有没有效?是不断地讨好孩子才算有效吗?是永远对孩子让步才有效吗?
我有时有点鸡婆,去博爱辅导中心上过一次关于儿童心理的短期课程。指导陈心坚先生辅导经验丰富,对失去功能的家庭观察良多。他不是那种爱心爆棚的聆听者,同情鼓励泛滥,却无法尖锐地指出问题要害。聆听者和辅导者的分别,一是分享舒缓,一是解套方法。
他的精辟见解:“很多父母管教得不对,小时管太少,大了管太多。”
不是吗?小时他们多可爱,满脸婴儿肥,童趣满满,嗲声嗲气,逗得你乐开怀,哪对他们恨得下心?何况坊间流传,小孩子应该捧在手上呵护,尽量给他们最好的氛围,童年只有一次啊,不能重来的,最重要不能打击他的自信啊。整个世界集中在他的身上,全家的作业围着他打转,吃什么去哪里,上至阿公啊嘛,都让出椅子给他坐。
最糟的是小时不管,大了则放弃。
结果我们通通有个自我中心的小孩,他习惯以自己的意愿排第一。遇到巨大难题的时刻,考虑的只有眼前的自己。为人儿女,也有基本责任呀,任务是好好长大,首先不要伤害了家人的心。
不是不能信任孩子,前提是他要证明自己可以被信任,那是相濡以沫、夜以继日的相处总结得来。其中当然有恣意妄为、自食其果、弃邪归正、又遮人眼目、弃明投暗、重施旧计的。家教做得再好,我们总不能撇开原始的人性欲望因素。何况现实哪有完美父母,完美家教的?
考验是长期的,源源不断的,需要打醒万分精神观察督促的,需要的时候大张挞伐、吊民伐罪。只有他认清价值观的方向了,才能稍微松一口气。
无时无刻选甜的来喂、选好听的来讲,那是久久见一次面的姑妈姨婆干的,不是父母做的事。
我妈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我小女儿6岁断了脚在家,看到外公来了,滚着有轮子的化妆椅子去倒茶,她说,看了眼泪也流下来。。
ReplyDelete有些孩子,就是有心!
管教孩子没有一套方程式,每个孩子受教程度又不一样,实在难说如何管教才是对的.看过许多亲子书籍,可是还是发现理论归理论,父母仍需有智慧去处理孩子每一个成长细节.
ReplyDelete看《麦田捕手》因何斗气来着?
ReplyDelete小孩真要管教的,莫扎特朗朗之流的人物,都是何其严厉管出来的。
非一番,如果能让她永远记住这个举动后长辈的嘉许,她会重复去做的。正面的加强也。
ReplyDelete夫人,正是。每一对母子母女的关系都是独特的,不一定能够复制在另一个孩子身上的。除非双方的神经比较粗糙,哈哈。
颜色叔叔,管和放,是大学问啊。管死死的,就是在演木偶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