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和认同混淆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Erik Erikson提出八个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涵盖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如何不断地成长和转变。

在长大和离家独立自主的过程中,一直保有明确的自我认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3岁到24岁之间,我们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认清自己是谁,并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关键在于前四段挑战是否能完成。

走向自我认同危机的四个阶段是:
0-1岁:信任感vs不信任感(肢体或情感虐待、忽视或遗弃、过于保护或溺爱,可能造成日后被遗弃的恐惧)
1-3岁:自主行动vs羞愧、怀疑(在尝试独立的过程受到太多限制或过度纵容,会对自己感到羞愧和怀疑)
3-6岁:自动自发vs内疚(时常训斥,养出乖巧听话的孩子,但直到成人还无法独立自主,时时充满内疚感,个性优柔寡断)
6-12岁:勤勉vs自卑(如果这个阶段不曾对自身有良好的感受,无法发展出自信心和竞争力)

如果最下层的基石不稳固,整个架构会变得摇摇欲坠。若人生早期阶段的发展不尽理想,当我们试着变成大人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后,我们来到社会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成人阶段,即自我认同vs认同混淆。年龄介于13岁到20岁,必须经历危机承若,才能达到明确的自我认同。

若没有经历社会心理延缓(psychosocial moratorium),即自我质疑和叛逆的过程,很难成为一位健康,具有良好自我认知的成年人。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质疑自己的宗教信仰,从小到大被灌输的价值观,父母刻意或默默为我们选择的职涯方向,生活形态等。自我质疑结束后,不管我们是不是继续接受童年时期的信念与想法,但我们不再是小孩,也不会因为“有人告诉我这么做、这么想才是对的”而行动。

确定的是,如果我们不曾经历叛逆和自我质疑的危机过程,将无法通过自我认同。所以许多功能不良家庭的孩子,接近成年时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而自我认同的承若部分,牵涉到我们最终必须对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做出明显的选择,不止于口头,但赋予行动。

根据个人经历危机的困难程度以及承若的深度,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James Marcia根据艾瑞克森提出的理论,发展出4种可能的自我认同状态:

认同成功
我们对工作、信仰、性关系、政治思想和生活形态都经历的一番认同危机,也为自己的选择立下清楚的承若,所以我们的感觉、信仰和行为都是一致的。

认同延缓
我们处于危机阶段,时时刻刻都在追寻,尝试不同的角色,跟不同类型的人约会。我们尝试去念不同的科系、换不同的工作,但冥冥中好像有个力量在指引方向。只是目前还没有做出明确的承若。

闭锁认同
大约有一半的人处于这个状态。若我们是尚未突破自我否认状态的小大人,我们极可能处于第三或第四阶段。闭锁认同表示我们看似有一套清楚的承若和目标,但却不曾经历自我认同危机的过程就得到结论。

我们进入成人阶段,心态却还是儿童时期,只是换了大人的身躯。我们还没有真正长大,因为长大时一件很可怕的事,它令人受伤,令人孤独。它表示我们必须跟童年道再见,身为小大人,我们有太多的噩梦牵制,很难脱离闭锁认同,其实因为自我否认和恐惧让我们身陷泥沼。在脱离闭锁认同的路上,将受到许多外在责难,因为变动太大。做出大幅度的改变常遇到风险,因为周围的人会批评影响我们。

认同混淆
在此状态下常遭遇危机,跟认同延缓不同的是,危机是无限回圈,没有方向性。我们从一个情人换到一个情人,从这个工作换到另一个工作,从一种价值观换到另一种,从一种生活形态换到另一种生活形态。我们是迷失的灵魂,在地球上寻求一丝安全感却徒劳无功。我们之中有些人是犯罪分子,有些人是药物上瘾者,在寻找安全感的过程中伤害很多人。

我们在大学可能是校园的风云人物、万人迷,而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脱离那个角色。或者我们是某种宗教的基本教义派,自我认同全受自身之外的规范所定义和掌控。有些人可能自以为态度随兴、思想开明,事实上差很远。我们无法接受不同的意见,因为不同的声音会威胁到自我认知。第一阶段的认同成功,绝大部分的自我认知会安稳地存于心中,不会因为他人的意见不同而遭到威胁。

将父母视为一般人,不再将他们视为偶像,对小大人来说是极痛苦的事,因为我们深深地与父母纠结在一起,不论过去他们太过溺爱我们,还是虐待、忽视我们。我们不断追求的或许是父母永远无法给予我们的东西,因为他们自己的童年也受到虐待和忽视。 


(取自博客来)世上有超过一半的成人心里有个小大人,许多影视作品、文学还当纯真可爱看待。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网络课和同学

巴厘岛

原来像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