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会面对

好朋友潘医生最近很生气,女儿校里的老师没有教《琵琶行》。 他翻了女儿的国中华文课本,看到这一篇,老师却对同学说,这篇不会考,甭上了。潘医生执意令女儿跟老师说,这么优美的文章,一定要教。结果老师只教了《琵琶行》里的一句充数,名句精华

气不过来的潘医生只好亲自教女儿这页回气荡漾的千古名篇。

孩子的小舅曾经发表过很多篇关于华文母语、大马华裔相关的文章。其中有相当多篇幅论及语言工具化的恶果,特别是把母语学习功利化。


。。。。 说实话,从一些身处我国华文教育前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反映中,我们似乎可感觉到马来西亚的华文生态系统也不那么乐观。除了政治干扰的痼疾,问题 显然亦出在当前华文的工具化趋向上,即许多华人开始视华文为应考科目或谋生工具,以至不求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其实,语言不仅仅如槌子、钉子般被动的工具,而是一套独立、完整、意蕴丰富而具生命力的意义系统。之所以,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心态,应有如计划到某国取经那样,准备把自身完全的浸入其中,感受并领受其整个传统、气质和氛围的熏陶、培养。

人 们若只功利性地犹如对待一台机器般的学习和应用一门语言,一来是无法充分的领会它,二来是不会珍惜它的,所以一旦发现有其他更实用的工具,就会轻易的 把其甩开。新加坡华社的问题,显然即是没认识到——或不愿考虑到:华文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并非是工具性的,而是价值性的。

价值性,是指对华文的学习和掌握,是准备接受它的一套文化传统,而非停留于操作表面的文字和语音符号以就其他目的(如工作、经商等)而已。而对一 套文化传统的领受,往往就有赖于某种情感上的投入,比如欣赏、认同、信仰等。没有如此的情感,人与文化之间就会有种疏离、淡漠感,而对其语言更不屑于认真 把握。

步入叛逆期,整天跟我斗气的老幺,三不五时找不同的课题跟我唱反调,没给我安静的日子过。不久前,他就投手榴弹过来了。他说反正以后都是英文比较有用,那甭把华文考好算了。大意是省点力气,注重英文行了。

他念的是华校,主要学习媒介是华文,校内还没追上电脑化写功课,学校的课业都是手写的,可是他提笔忘字的伟绩,跟现代多数孩子一样。背写华文字,不如罗马字母一样简单,而且无法拼写。另外学校教学重背诵,很是传统腐旧,不是乖乖牌的老幺,无法发自内心的意愿学习。

所以成绩就那么个马马虎虎的水平,包括三种语文。每次领他的成绩单,我好像在超市选蔬菜,挑挑拣拣,没几根新鲜能看的。

无论如何,将来那个更有用,还是要掌握好。那种语文都需要掌握,不仅是基本的讲而已,尽管甭需考A,最好是能达到欣赏语文之美的程度。

对于国语,无论我们怎么推,他已经像上面他舅舅写的,人与文化之间就会有种疏离、淡漠感,而对其语言更不屑于认真把握。,这也是大趋势所造成的,国内种种的疯狂现象,小朋友看在眼里,心里难免有自然的体会。除非另一股民生的力量,能够力挽狂潮。

至于母语,小舅有说过,小时候尽量学好吧,反正越大小孩就越有机会,或被逼学好英文来适应社会,那小时不凿好华文基础,焊入对原生文化的情感、爱护,当他们翅膀硬一点,基于自由主义尊重人权什么的,还有大环境,小孩很快就会选择放弃这种比较难的语文了。

连带的,失去这种语文滋养出来的气质ethos,和思考模式。

我遇见很多少年,即使念过华小,或国中也继续学华文,总是忙不迭称自己的华文水准很差,词汇很少。上了大学之后,基本上他们都远离了华文,退化成只讲得流利的地步。

其实,我本身也是同样的历程。庆幸,由于没停止阅读华文小说的爱好,逐渐又跟华文联系回去,特别是网志开始流行之后。适应是人类所拥有的基本能力,倒是选择决定了方向。

气质和精神或内涵,甚至归属感问题,很难跟老幺解释。他问我学那么多华文有什么用处?一般上简单的答案,小朋友都听得懂的,就是中国经济强大起来了,你们要保住未来的饭碗的话,还不赶紧学好华文和中华文化?

可那不是我要灌输给他的理由。我是这么告诉他的,很有用的,将来你碰到人生困境和疑惑的时候,这些学过的文化和哲理,能帮你渡过难关。

简单至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胜不骄败不馁;有幸再进一层次,顺天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是很有用的。




跟潘医生见面时,介绍他看这个节目,他才转怒为喜。近来家里晚上一直播放,哈比人热衷着,连带儿子也被吸引,遇到背过的诗词,脸露喜色,我们心里稍感安慰。
 
看多了上面的节目,老幺居然翻华文课本,自己制作题目,回去给班上同学搞个游戏。
 


白云深处有人家—有其意境么?

Comments

  1. 讀了感觸很深,下一代普遍的這種想法,多半是我們這年代社會風氣造成的?

    大環境,國際化和功利社會的影嚮太深了,可我們有誰逃得掉呢?我一向喜歡語文(不只是中英),可是要怎樣把自己所學傳承下去,那是最大難處。。是否往後該轉往教育界發展?考慮中~

    節目影片看來挺長的,待會再看。

    ReplyDelete
    Replies
    1. 奇哉,这个节目系列是移民加拿大的一个前辈爷爷介绍给我家翁的。即使他在加国数十年,也没忘记中文的根本。
      我常常注意那些人生胜利组,受英式教育居多,但也不少带着华人深厚文化修养,很是激励。成功或否,难道读写流利英文就行吗?其性格的因素呢?那其中有没有从中华文化汲取的养分?
      终究,我没有否定英文的重要性,可是我想说的是,别放弃华文---现代社会,多留几把刷子总是好的,勤奋点还是好的。

      Delete
  2. 以前和现在差不多,学习一直是功利至上。后殖民时代,很多老一辈都是英校生,即使是华文教育父母,也鼓励孩子把英文掌握好。相比之下,现在华文资源更丰富了,问题在于如何在功利和修为之间,好好把握应用。

    想起我中四那年换到马来国中,一星期只有一节华文课,可有可无,垂死挣扎!

    ReplyDelete
    Replies
    1. 后殖民时代,华校还没英校那么有基础吧,洋人很早就建立完整的英语教育体系,所以不出奇,书念得高的,是英校制度。
      有一个很趣味的历史现象,当时的peranakan,多数去上英校,毕业后当上公务员。基本上(很粗劣的推测),跟他们的华族文化断层,只停留在祭拜、饮食、服装、物质、口语等比较表层的文化。
      可知道,他们的祖先很多是富可敌国的商家。当然现实更复杂,我才疏学浅,或有误解之处。
      现在我的同学,身为peranakan的组织主席,正在尽力做挽救的工作,最大的精神花在记录祭祀仪式上,已耗完他的精力。而且人单势薄,大约是杯水车薪。
      常常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莫及。

      Delete
  3. 整个大环境的趋势,和失败的教育制度,使到学子认定学习华文可有可无。比较担心的是,在下去的十年后,可能连一星期一节的华文课都没了。

    ReplyDelete
    Replies
    1. 是呀,教育水准真很差劲。我不晓得巴生谷的情况,我们这里的私校、国际学校,多配合家长的要求,增设华文科。如果家长坚持,学生就要上华文。
      当然氛围是英校的,学习华文的意愿,大概跟新加坡的情况八斤半两。由家长的态度左右成效了。

      Delete

Post a Comment

有话您说,我听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网络课和同学

巴厘岛

原来像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