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问题

雷克Christoph Rehage的书很有意思,我先从他的中国游记开始看起。2005年他以交换生的身份,从德国大学汉语系到北京念大学,后来在北京多留一年进修摄影。

汉语学到差不多了,他从北京启步,向西步行,打算一路走回德国。很牛的一个老外。结果呢,用一年多时间,一步一脚印,走了4646公里,直到中国女朋友提出分手,他太伤心,提早在乌鲁木齐结束,离开中国飞回老家去。

过了一段日子后,他再回到中国数次,继续探索。

他第一本书《徒步中国》是用德文写的,中国出版社觉得不错,邀他出中文版,一出版就很受欢迎,也让他成为中国网络上的红人,特别是微博。

第二本书《中国,特色》却是用中文写的,没想到作者的中文那么强,学了四五年,就可以到出书的水准,真令人惊讶。而且书的内容不是一般的私己情怀的抒发,而是相当多的议论题,许多简而有力的观点,用他的第三或第四语文来表达及辩论,实在是太给力了。

雷克的书好看的地方在于,决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他以一个又是局外人,也是局内人的身份,穿梭自如。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雷克几乎两者都有。他的观察,深入当地群众,因为没有身为中国人的包袱,所以显得理智清醒些。另一方面,又不像很多老外般的猎奇心态,把中国当成神秘图腾,强套上他们所认为似是而非的中国古老哲理。

由于书本是在德国期间写的,免不了很多篇幅谈论德国社会现象。或者是应中国编辑的邀稿而写的题目。

有一篇《托马斯,贝克特效应》,他写关于身份认同,我读了有些感慨。

有一段他这么写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土耳其人过来德国当劳工,后来定居德国。这些德籍土耳其人与本土的德国人关系不太融洽,两边都有不少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会。雷克觉得这算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令很多德国人吃惊的是,在德国长大的第三代土耳其人,比他们的上一代或上上一代更要“土耳其化”。

我记得在一本小说里也读过类似的描绘,提及杂货店少东比他老爸对宗教更洁癖,行为上更与他爸的原乡土耳其链接,即使从小受国民教育,仍然难以融入主流的国民社群。

你吃了二十多年德国面包,人却越像正宗土耳其国的?身为主流的德国大众实在不能理解。

雷克认为可能是身份认同问题。他觉得这些年轻的移民后代,对自己的身份不完全确定,不如父母或祖父母那样确定,因为老一辈就是从土耳其移民过来的,即使定居在德国,对自己的身份还是一清二楚,即土耳其人,所以没有证明自己的需要。

可是他们的孩子却陷入一种困扰,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德国不是他们的家,但土耳其也很陌生。所以常常需要寻找自己的身份,有一些年亲人就选择了比较极端的“纯土耳其人”的角色。

举一反三,大约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欧美及澳洲出现那么多年轻穆斯林,回应哈里发国IS的召唤,做出我们一般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

反躬自省,身为华裔移民后代的我们自己呢?我们是怎么度过这种‘困惑’的?


Comments

  1. 五十步笑百步,华人最讲究“根”的情意结,什么落叶归根的。。。地球之大,要有吉普赛的流浪性格,不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ReplyDelete
    Replies
    1. 根的概念的诠释可圈可点。是蕴含文化或国家的意思,不同人,不同认知,不同的烦恼啊。

      Delete
  2. 虽然有时候很不满马来西亚的某些政策,但我还是很自豪的说我是马来西亚人...什么落叶归根的到最后还是被认为是马来西亚华侨而已...

    ReplyDelete
    Replies
    1. 所以普遍来说,仿佛我们大马华裔没有陷入这种牛角。我觉得或许跟竞争力有关。文中提到的西方穆斯林小众,会有那种偏激的想法,能不能归咎于在主流社会不得志,为自己找的台阶?

      Delete

Post a Comment

有话您说,我听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网络课和同学

巴厘岛

原来像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