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会面对
好朋友潘医生最近很生气,女儿校里的老师没有教《琵琶行》。 他翻了女儿的国中华文课本,看到这一篇,老师却对同学说,这篇不会考,甭上了。潘医生执意令女儿跟老师说,这么优美的文章,一定要教。结果老师只教了《琵琶行》里的一句充数, ‘ 名句精华 ’ 。 气不过来的潘医生只好亲自教女儿这页回气荡漾的千古名篇。 孩子的小舅曾经发表过很多篇关于华文母语、大马华裔相关的文章。其中有相当多篇幅论及语言工具化的恶果,特别是把母语学习功利化。 “ 。。。。 说实话,从一些身处我国华文教育 “ 前线 ” 的教育工作者的反映中,我们似乎可感觉到马来西亚的 “ 华文生态系统 ” 也不那么乐观。除了政治干扰的 “ 痼疾 ” ,问题 显然亦出在当前华文的 “ 工具化 ” 趋向上,即许多华人开始视华文为应考科目或谋生工具,以至不求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其实,语言不仅仅如槌子、钉子般被动的 “ 死 ” 工具,而是一套独立、完整、意蕴丰富而具生命力的意义系统。之所以,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心态,应有如计划到某国 “ 取经 ” 那样,准备把自身完全的浸入其中,感受并领受其整个传统、气质和氛围的熏陶、培养。 人 们若只功利性地犹如对待一台机器般的学习和应用一门语言,一来是无法充分的领会它,二来是不会珍惜它的,所以一旦发现有其他更实用的 “ 工具 ” ,就会轻易的 把其甩开。新加坡华社的问题,显然即是没认识到 —— 或不愿考虑到:华文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并非是工具性的,而是 “ 价值性 ” 的。 说 “ 价值性 ” ,是指对华文的学习和掌握,是准备接受它的一套文化传统,而非停留于 “ 操作 ” 表面的文字和语音符号以就其他目的(如工作、经商等)而已。而对一 套文化传统的领受,往往就有赖于某种情感上的投入,比如欣赏、认同、信仰等。没有如此的情感,人与文化之间就会有种疏离、淡漠感,而对其语言更不屑于认真 把握。 ” 步入叛逆期,整天跟我斗气的老幺,三不五时找不同的课题跟我唱反调,没给我安静的日子过。不久前,他就投手榴弹过来了。他说反正以后都是英文比较有用,那甭把华文考好算了。大意是省点力气,注重英文行了。 他念的是华校,主要学习媒介是华文,校内还没追上电脑化写功课,学校的课业都是手写的,可是他提笔忘字的伟绩,跟现代多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