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11

转摘《民权浪潮席卷阿拉伯世界》

再娜安華‧民權浪潮席捲阿拉伯世界 2011-02-22 19:28 對推翻長達30年獨裁政權這個歷史性時刻興奮狂熱的,不止我的埃及友人,還有回教世界的民主主義者:席捲拉丁美洲與非洲的民主浪潮終於進攻阿拉伯世界了,這對其他回教國家意義深重。 縱然居住在阿拉伯國家的回教徒只有總人數的約20%,但仍有太多所謂回教世界外圍的人將阿拉伯世界的一切看作是正宗回教,像身處所謂外緣的我們,數個世紀來就致力於使我們的宗教習俗與認知適應於文化特性,但突然有人告訴我們說,我們相對寬容、溫和的回教生活方式是“不回教的”,那是“蒙昧時代”(jahilliyah)——無知的回教。 現在,我們知道何謂“真正”的回教,我們得依循正統的方式――所以,我們的紗籠、卡峇雅、肩 巾,甚至是馬來連身裙都“不夠回教”。如今,我們必須穿上寬鬆的長袍以掩飾曲線美。再者,為了更討上蒼的歡心,長袍還得是單色的,如黑、深藍或褐色。我們 的馬來宮廷舞(makyong)、皮影戲及花浴皆因含有“崇拜多神”的元素而被禁。吸收了世界古文明因子,擁有數百年歷史的馬來群島文化習俗被宣告為非回 教。 為此,我們變得越來越貧乏也沒關係——只要我們是“真正”的回教徒。 在中東世界衝突與較量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發展而成的政治化回教,經已成為我們的難處與負擔。較勁以成為“真正”回教徒的當兒,我們通過了歧視女性的律法,好讓我們可以變得更像“真正”的沙地阿拉伯人。 我們將男人與女人隔離並區別對待;不再和異性握手;禁止回教徒在其他宗教信仰的朋友節慶時向他們問好。我們以回教的名義為兒童婚姻辯護,儘管所有證據顯示這樁婚事對小新娘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那些期盼阿拉伯世界維持現狀的人,不再懼怕回教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及政治回教主義者執政以取代美國這類專橫的盟友,同時,我的阿拉伯友人極力指出,發生在突尼西亞、埃及、約旦、也門及蘇丹街頭的 正是人民的起義,尤其是年輕人發起的改革運動,正如埃及專欄作家艾爾塔哈維(Mona Eltahawy)說的那樣,人們“沒工作、沒錢、也沒自由”。他們佔了阿拉伯世界總人口的60%;阿拉伯發展報告早已警告,他們可以是增長與財富的來 源,亦可以是暴力與動蕩的根源。 當 然,我的阿拉伯友人胸有成竹地認為,埃及與突尼西亞最終將會出現民主的政府...

阿Q现在,以后听天

Image
我觉得人生最黄金的岁月是在二十出头时候。 孩子的祖父发表,如果能够在本地念书就留下来,一来省钱;二来靠近身边,想念时就可以见面,随时可以回家;三来孩子需要帮忙,家里人马上可以现身;四来减少他们移民的风险。 老人家很希望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最好三四代同堂,每天都向他请安。他儿子都没住他附近,他倒是有遗憾。 家族里最大的孙辈到念大专的时间,老人家大力反对她去台湾,极力劝她接受师范学院。说女人嘛,还是吃公家饭稳当,台湾文凭不受承认哦。 我和弟妹聊,她嘴里不说,但心里希望女儿能够通过亚细安奖学金,到新加坡念书,从牙牙学语就大力扶持小朋友,稳固她们的语文、数学能力。小朋友现在吉隆坡念名校,成绩排全级十多名,非常优秀。从中学开始就拿奖学金的话,一路上去家里就可以省很多钱。不过就可能很早就变外国人了。 妈妈当教师,小朋友总是比较优秀啊。我先生说,因为掌握“ soalan bocor” (泄题) -— 开玩笑。他老豆何不是教书的呢?他敢揭自己的疤? 好了,说回自己的孩子,上了独立中学,如果 SPM 考不好,不能上国立大学,只好选择私人学院。但是如果能够,出去国外经历青春时代,最好的人生岁月,让脱出惯例的思想冲击、淹没、激荡他的脑瓜子,不是更好吗? 以孩子的材料来看,奖学金这事仿佛不识好歹,痴人说梦。西方国家货币兑换,学费节节上升,所以我的目标锁在比较“方便”的区域,那就是东方国家的学府。既然如此,上独中还真是没错。 ---- 此乃阿 Q 精神。 连他爸也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接受国家公共服务机构的奖学金,到东欧去留学。不管什么国家都好,离开熟悉的环境,深入其境的在他人国度自力更生,使青年像一只蛇那样蜕皮;聪慧的更会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开拓思想的深度。 老是心疼,把孩子留在身边,一个喊疼就去查看,对他有什么好呢?这依附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家长的需要?时间到了大人总要放手的吧? 另外,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国立大学毕业水平,如果在外国碰到一个能谈得上的、读点书的人,作为一个东方人,我不熟悉东方许多博大精深的学问。我来自多元文化国家,如果他请教我伊斯兰的普遍误解,我哑口无言。更不用说兴度教、锡克教、原住民的文化或地方风俗。如果对方转而求次,想听关于华人文化中的最经典的道家、儒家,我更要面红耳赤。所以去大中...

不快乐的考试

Image
累死了,因为大考就要来,学校派下考试范围,日期就敲定了。这次小学一考完就放假,中学第二学期开学后两星期,继续考副科。 平时也不是没温习,只是。。。。年复一年,同样的日子模式,不是越来越放松,而是越来越无法忍受。犯了考前症候群,不仅是我紧张,小孩也是闷闷不乐,抓到机会就恳求玩一会电脑游戏。他想从压力中暂时解套。 为什么有压力?因为学习越来越无趣,已经数次大嚷不要上学了。回到家被骂上课不专心,老师教课没有用心听;上课的时候老师骂回家没有温习,教过的东西不 记得 。 他很讨厌很讨厌copy,很讨厌 抄范文 ,很讨厌 背国语作文 。他要自己写自己的话,脑中搜来却没几个词汇,老师和妈妈要他背例文;自己写的如果文法犯错误,妈妈或老师又罚重头抄一遍,只好当顺民,一开始就抄范文。越写越乏味,又不能用图画代替不会写的字。越不爱写越被逼写。 为什么要背?因为没时间慢慢来。教课要赶,学习也要赶,落后的等不得。 ====================================== 过年去拜访先生的叔叔,刚好孩子的堂姑姑在吉隆坡念animation,毕业后留在一间大企业工作。我们正好询问相关科系。除了国立的多媒体大学,有几间私人学院,某间的讲师特别喜欢当掉学生。-_-||| 她提到 Vancouver Film School ,一年就可以修完,加币20万。她有个朋友毕业回来直接当上art director。 我听得膛目结舌。20万加币,不含生活费。转头看老大,他正跟堂姑姑的 PSP 厮杀。岂有此理,我也想沉迷在游戏,不要管他了。“厄,有没有听说提供奖学金?”。。。。堂姑姑摇头。 不然在她公司里可以做internship,从零学起,公司会教,堂姑姑说。我问月薪很少咯? “三百。” 我转头再看老大,他还是丁点都不为所动。这年头,小孩们不知天高地厚外,吃饭更不知米贵。 老大细细列下他看过的电影,跟着制作公司分类。 他不仅爱看戏而已,他想参与制作,想画动画片。月亮上男孩的鱼钩,已经把他的魂勾去了。 (取自网络照片)

没她睡得好

Image
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思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 睡不好,除夕开始的那个爆竹声,放到农历十五,算过完年了吧?可是新山还有一个更带劲的,在正月二十一,请各籍贯的神游街后,才算结束了年。 这“歌声”不是淼淼舒畅的歌,而是近在耳膜的突来炮声,吓破胆,一次又一次,总是夜里十二点左右开始,就在家对面不知那几栋。 虽然是农历新年,但也节制一点吧,打从初四回来,就连续给霹雳炮声吓着,孩子都不敢睡,小狗也窜到椅子底。元宵午夜那几个炮,最给力了,把儿子从卧室赶到客厅,忍不住真想给警方电话。一年比一年猖狂。 有些人呀,生意做得火,有钱大庆祝,但也体谅一下邻里吧。 不少人像我一样,早上五点半就起身准备孩子上学的喂!虽然我不算什么红颜,但几乎一夜坐到明,提早催发成烂茶渣。 拦镜左看右看,像一个怨妇。 咱们就是没她睡得好。

转摘《宽容 仁爱 平等---赛珍珠的宗教理念》

读普普杂碎《 自由,也是一种信仰 》有感而发。普普从他父亲的丧礼写起,因为家人有基督教徒也有佛教徒,使普普对信仰生起迷惑后自我解剖。这是很好的,我们不时会撞进一些需要理清的观念迷障,能够对自己提问,即使没有绝对的答案,但还是很好的。 ========================== 宽容 仁爱 平等──赛珍珠的宗教理念 张春雷(作者单位为江苏省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传教士出身的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是一个有着复杂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她生于美国,却在中同生活了近40年;她是1938年诺贝尔 文学奖的获得者,但在美国文学史上却始终是个边缘人物;她身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传教士的女儿,本人也在教会中担任过教职,却倡导宗教宽容…… 她一生都生活在各种矛盾、各种争议的漩涡中,她那些复杂甚至看来相互矛盾的思想使她得不到各方人士的理解、成为精神领域中的漂泊者。不过,在当今这个强调 宗教对话、文化沟通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她所强调的多元文化彼此共存共处、不同宗教相互宽容沟通的主张,现在看来都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重新审视她 的思想轨迹,对今天的宗教与文化研究依然极具现实意义。 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    赛珍珠宗教思想的形成与其父母的经历密不可分。赛氏父母是美国南长老会海外传教士,1880年来华传教。其父是恪尽职守的传教士,他为自己取中文名为赛 兆祥,坚信基督教为惟一宗教,惟有信奉基督教才能得救。他是一个对传教事业有着异常热情和执著追求的工作狂,一生都在不倦地用晦涩费解的语言宣讲《圣经》 教条,劝说中国民众皈依基督,尽管收效甚微却从未动摇退却。世间惟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他的传教事业,为了出版自己翻译的中译本《新约》,他甚至想过不让女 儿接受高等教育以节省花费。对传教的热情使他忽略了对家庭的责任,初到中国时,为了工作全家多次迁居,辗转于江浙一带,居无定所。因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地医 治,他的7个孩子有4个死于瘟疫或疾病。对教民满腔热情的他在家中却严肃冷峻,寡言少语,家庭气氛沉闷。这些生活经历对赛珍珠影响很大,她因而对父亲心怀 不满,随着阅历的增加,进而对父亲终身为之奋斗不懈的传教工作深表怀疑。    赛珍珠从小就在双语环境中长大,4岁时她就能够用中英两种语言唱颂《基督爱我》。童年时代的她一直处于两个世界中,即“父母的小而干净的长老...

第一个情人节

Image
薇, 我寄出的第一张情人卡是给你妈的。 很好笑是不?而且是来到雪兰莪之后才了解什么是情人节。阿姨中学时候,跟男生比较合得来,而女生才紧张情人节,才会互相更新资讯。班上的男生则四四方方,一群科学怪人之辈,所以我也是蛮怪的,像哈利波特其中一位好朋友,总是虚无缥缈的 Luna Loony Lovegood 。 我们住的地方偏,西风没那么健,到了西海岸才知道原来二月十四日这天,是那么大的一个日子。我这个假洋派,想依俗表示一下,但没对象,心想你妈可怜也是凋零个,所以掏钱买一张很大的红彤彤映花的卡,送给住吉隆坡的她。那时她还没跟你爸交往。 星期天你大表弟问我和他爸将怎么庆祝,这个情人节。念初二,他习得这是爱侣庆祝的日子。我反问他认为该如何庆祝?我想,他心底是希望我们都出门,留下他和弟弟没人管的一夜。 即使明天假期,今夜情人们可以玩得尽兴,我们是不会出门啦,觉得没什么意思。 取自豆瓣《初恋这件小事》 有意思的是昨夜我们看了一套感人的戏。见到小女主角,薇,我们异口同声,马上觉得很像你,我说的是外表。女主角小水初中时长得黑黑、土土、带厚眼镜、眉毛淡淡、还带牙套。可是她真心喜欢校里最帅的学长,费尽思量想方设法,要引起他的注意。她的死党根据一本《世界各国如何引起心上人爱上你》的书,合谋出招帮助她。 剧情简介 · · · · · · 初中生小水相貌平平,家境一般,所以在学校里并不受重视。但是她心地善良,又有一群死党,日子过得倒也开心。某天,她遇见了帅气的学长阿亮(马里奥 • 毛瑞尔 Mario Maurer 饰),春心萌动,无法遏制。她喜欢看他踢足球,看他拍照,如痴如狂。上英语课时,她不停地给死党传纸条表达对阿亮的爱慕。然而,英语老师则指出她除了英语一无是处。。。。(豆瓣) 到初三时丑小鸭脱胎换骨,越长越美丽,并且努力战胜老师给的挑战,终于成为校内最红的人物。那年情人节,她鼓起万般勇气,带着玫瑰花,声泪俱下地向学长表白之后,才发现学姐早她一个星期先表白了。学姐对她好,归途碰见,她只能用力拥抱学姐,祝福他们的恋情,自己黯然离去。 真是让人心酸的故事,初恋落为暗恋。校园的爱恋,说透了只不过是小狗的爱,如小水摆在学长摩多上的巧克力,经不住艳阳曝晒,融为不成形的液体。戏感人是因为小水的积极和善良,她努...

九岁的选择

Image
取自 金石堂 最近读完了一本书《让天赋自由》,封面夹一张作者 肯。罗宾森 爵士的演讲硬碟。他很幽默,虽然小儿麻痹症造成他跛脚,但他老拿自己开玩笑,说是芭蕾舞团的顾问、足球协会理事长之类的(没准他根本没开玩笑!)。 罗宾森爵士指出现代教育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出学术博士,就是那种留在教育机构研究更深奥学问的教授。然而社会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才,我们需要熟练的电工、懂得演戏的人、很会煮菜的人、会做生意的人、会修汽车的人、会裁剪衣服的人,不胜枚举。(可能教授是排在我们需求单的尾端,哈哈。) 罗宾森爵士本身就曾在大学教授,他也在是嘲讽自己。 大众一股脑儿视考入大学为人生目标,高等教育人口大量成长,使大学入学试更加激烈。所以催生了商业性家教,即补习行列,而且越来越早就开始。补习的本意是辅导落后的同学,让他们从额外的学习中追上同僚的水平。但是现代补习之目的是延长学习时间,设法让学生超越他人,就是把他人推搡到后面。 取自金石堂 《芬兰留学新体验》里也提及,在日本尤其是东京圈,孩子们十二岁就面临重要的选择,要上公立初中或参加私立中学考试可以直升高中。如果打算参加考试,从小四开始就得上专攻入学考补习班。 我想东京的私中,就如台湾的建中,专收优秀生,特别难考,还要付大笔学费。台湾作家常在作品中提及这间名牌中学,作为其学生,头顶都发光。另外从其他书本里了解,中国的私人中学,也是如此模样。远的不说,我们这里的私校,虽没有入学试,因为小六会考已供参考;这间私校去年的中三会考,三分之一的同学考获全 A !大约是三十多人考得 8 科 A ,远远超越新山哪一间特选国中。 从这种辉煌的成就可得知,私校里应试教育的压力。之所谓老师们很会“教”的意思,就是教会学生尽量考高分。不过其他区域的私校情况,是不是都朝这种模式经营,不得而知。就看那个地方的需求为何,供应就如何了,究竟还是在商言商。 说回东京的小学生,九岁就得决定,未来怎么走。但是孩子还很小,认知还不够,通常是以父母的想法为绝对优先。那么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对孩子未来的职业及社会地位,有重大的影响,续而容易造成教育 M 形化现象。 就如在新加坡医科学费高昂,结果多数家贫的学生望门兴叹,越来越多的医科人才来自富裕家庭,政府担心未来医疗的服务与策略会偏重在一方...

寄宿念中学?

Image
春节与年龄相近的朋友拜年,免不了又唠叨孩子的教育。 E 太太叹道她住小地方,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外面的人才多厉害。有惋惜孩子不肯下苦工努力的意思。 她举例住在新加坡兄姐的孩子,还念中小学,学业成就了不得。几个小朋友三年级的时候,考进新国 Gift 计划,挑选为精英培养,一路直通车到大学,甭担心政府会考。这算是三年级定终身? Gift 计划里的神童,课程很多又紧凑,但善用先进科技,学校教法灵活,孩子们不能死读书,必须活学活用。奇怪,这本来不就是教育的纲本吗?是不是资源不足以应付全体,所以选择性挑拔头筹的孩子而已。这种挑选,九岁就独断了。 富国也那样,我们国家穷巴巴的,加上肤色筛选大过讲求绩效,只好自求多福。 E 夫妇俩正烦着今年小六的女儿要上什么中学。如果我们附近的中学通通办得好,家长就不会抓破头了。也因为他们兜里不是很匮乏,选择变多,所以烦恼也多了。由于不甘心女儿去平平庸庸的国中,想送去新国,反正亲戚也在那。 可是女儿不过十二岁,就要离开自己的怀抱,心里还是不舍。她也担心孩子无法适应,新环境和没有爸妈关怀的生活。不是每个孩子在少年时期就独立自主,想法成熟的。像我们家的,还是百般依赖,像膏药布似的。这个时候丢到外头自理,准要出事。 E 太太还说,新国的小学水准比我国高很多,在那儿念中一免不了文化冲突。仅是英语吧,程度差个天与地。 何况这个时候就离开家门,他长大后和家人的感情连系如何? 新国每年都来招考我们中小学的优异生,特别是小六时段,去考场看会吓一跳,偌大的礼堂人山人海。所以 E 太太有点焦虑,外头七早八早为孩子的前途准备好了的家庭,不计其数。我的小侄女的学校里甚至有亚细安奖学金班,专攻新国入学试,她念的是吉隆坡闻名小学。 小侄女说,考进新国中学的学长,有的几个人合租一间房,朋友之间相濡以沫。听起来是少年老成的孩子才能胜任的事。所以有些优异生还是念不上去,只好回来吉隆坡。无法保持好成绩,奖学金会报废。 我们那些小六后,远离家庭进入寄宿中学的优秀友族小朋友,是什么情况呢?我很好奇。 特别是小男生,叛逆期时,监护人不在身边,他迷糊搞乱的时候,为他领路的人,如果遇不到正直的,想起来很恐怖。 笑容可掬,因为度身以外,新加坡完全不是我们的考量,他成绩实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