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校友不同想法2

YY的大女儿跟我家老幺同岁。第一次见面,在某酒店大堂,她刚上国际中学一年级。

我一看到她,多好的女孩子啊!活泼可爱,举止大方,没有一点小朋友的腼腆和萎缩,如我们家的两个孩子,在生人面前几乎是木头。

通常孩子在父母的朋友跟前不会塔话,明智保身,少说少错,免得事后被父母训话。这是普遍上受华文教育的孩子的气质吧。在校里,他们可是挨惯了师长的杖权威力,能不出头就不要自讨苦吃。

这女孩会插话,回应大人的交谈,不害怕表现她的看法,叫我另眼相看。我想这是她学校的效应。她的学校是英国考试制度,风气开放,一班的同学数目少,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走填鸭式,没有权威恐吓,学生远远看到师长不流行走避。

YY是独中毕业生,太太是不谙华文的国中生。当年他考虑给女儿选择中学的时候,就“警告”过我们,作为过来人,念独中,英文多数不行,马来文也不行,只有华文可以,叫我们再三考虑。

然而,他女儿念到中五(英式第11年),会考年了,YY却来电述说心中的一点遗憾。

他怀念在独中时期,济济一堂的同侪,资源短缺,互相竞争,互相比拼的压力。大型独中的同学很多,总会出现怕输一族,就是这种怕输精神,督促他洁身自爱,迎头赶上,不能只顾眼前欢,眼光要放长远。

特别是同学的背景多元,有家境不错的,更有要靠奖励金继续学业,一刻都不会放松的同学,形成一种标杆。

这种华裔同学之间的拼搏精神,竟在女儿班上看不到。他纳闷怎么样去推孩子刻苦耐劳,孩子的快乐学习,他认为有所不足了。环境,同侪压力非常重要。

至今他回头觉得还是考试主义实际,到了准备衔接大专时期,填鸭式教育的效果最大。他有一个教A水准的讲师朋友,纵观各地先修班,这位讲师发现,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来自国中,其次独中,后来才是O水准(私立/国际学校)毕业生。

其实打算考A水准的国中生,多是SPM成绩很优秀,由私立大专提供奖学金拉拢过来的。他们本来就很优秀,而且是从小学就一路很细心的准备/靠补习稳稳的打好基础,特选国中毕业的专业考试户。

由于YY预期的是100%考试,不靠作业的A水准会考(世界各地最多大学接受的入学试成绩),反而没看见孩子其他的亮点。

难怪有辅导师提点,父母们,为孩子选校,以往后要到何处念大学为依归。

见仁见智吧,孩子们都不一样。家长为孩子做的想象,太狭隘了。现在选择多了,有了避重就轻的途径,父母又觉得两头不到岸,患得患失,真是痛苦。

“喂,衰仔,我出甘多钱供你读书,你可不可以生点性,给我看到效果?”(乌盖用粤语念)

Comments

  1. 也许稳打稳扎的教育方式在东方才是实际的~
    “父母们为孩子选校,以往后要到何处念大学为依归” 如果没有甘多钱出国浸洋水,还是乖乖填鸭好了 :(

    ReplyDelete
    Replies
    1. 还没有明确/大刀阔斧的改革,高考制度没有颠覆,环环相扣,学子家长有成年旧习,在所难免的了。不过你看我们的华裔中学生,认为怎么样?

      Delete
  2. 不能这样了,又后悔没有那样,心理会不平衡,神经错乱!:)

    ReplyDelete
    Replies
    1. 由于是自己的,想找最好的方法,免日后遗憾,所以患得患失吧。好像找伴侣,别人的总比你的好。

      Delete

Post a Comment

有话您说,我听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网络课和同学

原来像桃姐

巴厘岛